《紅燈記2008》劇情簡介
一九三九年,日軍對我東北抗日力量展開了瘋狂圍剿,妄圖控製整個東北地區並向中原一帶滲透。在地處東北地區交通要害的龍潭地區,以鐵路工人李玉和為代表的地下黨在慘烈的白色恐怖之下,為鉗製日軍、配合抗戰進行著一係列靈活機智、艱苦卓絕的鬥爭,李玉和、李奶奶、李鐵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繹著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生發出來的縷縷濃情。 日本憲兵隊長鳩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報經驗,在率部摧毀了北山遊擊隊的電台之後,更妄圖對龍潭地區的地下黨組織進行徹底打擊。 北滿省委在得到遊擊隊電台被毀的消息之後,及時派出交通員,攜帶一份新的密電碼,乘坐253次列車,計劃在途徑的龍潭地區與當地地下黨接頭,將密電碼送到遊擊隊。沒成想同時得到這一消息的日軍對沿線鐵路進行了嚴密封鎖,禁止中途停車。交通員萬不得已隻得在列車行至龍潭車站附近的時候機智跳車,幸被趕來接應的王連舉、李玉和相救,王連舉為掩護他們自殺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員逃離現場,交通員與李玉和對暗號未果,於是將隨身攜帶的密電碼藏於李玉和的號誌燈下主動將自己暴露給敵人。 交通員被捕,而李玉和對於密電碼的下落卻全然不知,隻是一心想方設法尋找密電碼的線索,並聯絡遊擊隊希望能夠順利地營救出交通員。 曾經做過外科醫生的鳩山從王連舉的傷口處看出了破綻,並采用一係列誘騙、攻心的戰術擊垮了王連舉的心理防線,使其投敵叛變。 王連舉的叛變使李玉和成為鳩山截獲密電碼乃至摧毀地下黨的關鍵性人物。李玉和曾於十多年前對鳩山有過救命之恩,並是鳩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老謀深算的鳩山為了達到摧毀龍潭地下黨的目的,對李玉和實施了離間計。為此,李玉和不僅在組織內部受到懷疑,在同事、鄰裏街坊乃至自己的母親和女兒之間都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 李玉和以寬厚的胸懷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負重,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堅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終在敵人的槍口下英勇就義,李奶奶也被日寇殘酷地殺害。 失去了父親和奶奶的李鐵梅,在黨組織的關心和幫助下,毅然承擔起父親未盡的革命工作,將密電碼成功地送到了遊擊隊。 李鐵梅在鬥爭的風雨中逐漸長大成熟,最終成為一名堅毅、勇敢的黨員,並由此開始了新的革命曆程。
《紅燈記2008》相關視頻
-
4.0
正當防衛
2025
國產
簡介: 該劇講述了市檢察院資深檢察官段鴻山(張魯一 飾)在辦理“被家暴女性殺夫”案件時,省檢察院青年檢察官方靈淵(高葉 飾)被任派協助辦案。兩人辦案過程中,發現案件與十四年前段鴻山辦理的李沐風(白敬亭 飾)、梅箏(張柏嘉 飾)、江婷(葉青 飾)經曆的“校園防衛過當案”息息相關,二人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綜合考量“天理、人情、國法”,最終給予案件準確定性的故事。
-
7.0
晴夢高中
2025
國產
簡介: 2001年的新學季,北山中學迎來了一批新生,高一二班的女生苗加一和趙小紅酷愛少女漫畫,同班的錢樂樂調皮搗蛋、喜愛音樂,三班的徐鳴一是大家眼中的學霸,範橙因為家庭原因內心冷漠,靠偶爾代寫作業掙一點零花錢。雷磊是徐鳴一和範橙的同班同學,寄養於姨媽家,成為苗加一的鄰居。六個高中生因“演唱會事件”結緣,他們在這過程中相互幫助,一起麵對身邊的變故。高考結束,大家都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
3.0
濠江有情
1998
國產
簡介:鷹揚集團的董事長王建邦(高發)利用宋氏內訌把宋氏集團逼入絕境,宋學禮(湯鎮宗)不念舊惡重出江湖,宋學禮之侄宋力豪初生牛犢不怕虎,公然挑戰王建邦;顧婷(劉孜)為揭開父親受傷致瘋的隱秘,悄悄接近宋氏,卻被王建邦當作對付宋氏的利器,當商戰硝煙彌漫之時,夾在兩者利益間江氏兄妹(趙海生、童愛玲)亦身不由已卷進一場詭秘的爾虞我詐的愛恨情仇中……
-
10.0
海馬歌舞廳
1993
國產
簡介:坐落在國際化大都市北京一隅的海馬歌舞廳,燈紅酒綠,夜夜笙歌。時尚男女雲集於此,體會著改革開放大潮所帶來的劇烈變化,用光怪陸離的物質文化填充著早已空虛無助的精神世界。歌舞廳老板(劉斌 飾)和女經理(陳小藝 飾)每日迎來送往,與各色人等周旋。人們在此買醉,在此暢談,抑或調侃,抑或沉思,愛情友情,愛恨情仇,全部匯集於此。小小的海馬歌舞廳,儼然是濃縮了世間百態的悲喜舞台……
本劇在當年“陣容龐大”,創作團隊雲集了王朔、海岩、劉震雲、莫言、梁左等重量級人物,演員方麵更是群星璀璨,在當年紅極一時,主題歌由香港歌星童安格演唱。
-
5.0
金猴小隊
1997
國產
簡介:
-
9.0
魯迅與許廣平
2001
國產
簡介:20集電視連續劇《魯迅與許廣平》以北京、廣州、上海的風雨經曆來承載魯迅輝煌的人生,立體地再現魯迅作為世紀偉人的風采;以其師生婚戀為主線,將魯迅先生作為人的平凡與可敬可親作了充分的展示。全劇跨越二十年,既敘述了魯迅和許廣平獨特的生活鬥爭道路,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近代中國的社會曆史。從魯迅與朱安不幸的包辦婚姻,到魯迅和許廣平的自由戀愛;從許廣平反抗包辦婚姻到第一個戀人的不幸夭亡;從魯迅和周作人的“兄弟怡怡”到關係破裂,以及魯迅與眾多曆史名人的友情交往與怨心糾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