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星》劇情簡介
1977年,張芸芸被分配到還是一大片紅土荒丘的新星奶品籌建處,籌建處的負責人趙建新到車站迎接。路上,他發現這個有些嬌氣的上海姑娘竟然怕牛,她能當獸醫嗎?他嘲諷著要送她回去,但倔強的芸芸還是留下了,與大家一起在這片荒原上建起了初具規模的奶牛場,她也成了一名真正的獸醫。在共同度過的艱苦日子裏,她發現貌似粗暴的趙建新,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這時,由於受到極左殘餘勢力的影響,奶製品廠被迫下馬。芸芸已恢複鋼鐵學院院長職務的父親張遠勳,寄來調令,急調女兒芸芸回上海。趙建新視她如"逃兵",平時要好的戰友也諷刺她。芸芸含淚離開了牧場。回滬後,芸芸被安排到鋼鐵學院外文資料室工作,她工作清閑,生活安逸,從前的同學薑如平對她體貼入微。父親也希望她有這樣一位如意的對象,但芸芸心裏卻是空蕩蕩的。薑如平為了證實自己的愛,把翻好的文章,署上芸芸的名字發表,招來了人們對芸芸的嘲諷。這使芸芸更深刻地感覺到失去了事業的痛苦。三中全會以後,新星奶品廠有了很大發展,悄悄愛上趙建新的丹莉,到上海運牛時與芸芸相逢。丹莉了解到芸芸的苦悶,告訴她即將出國的趙建新正在上海候機,動員芸芸去找他。芸芸在賓館門口遠遠地看到趙建新,想到在最困難的時候自己離開了他,就沒有勇氣上前招呼了。後來迫於病中父親的催促,薑如平的苦苦追求,她在極矛盾的心情中答應在父親生日那天與薑明確關係。壽宴前,她知道了薑如平阻止了奶牛場的調令,憤而出走。父親由於老伴的勸慰、趙建新的走訪,開始理解了女兒的心情。他和老伴趕到外省招聘科技人員辦事處,支持女兒報名應聘。芸芸又回到奶牛場了,丹莉和夥伴們正等待著她,畜牧事業的壯麗前景正召喚著她。
《遠方的星》相關視頻
-
9.0 選錯親家嫁對郎
-
3.0 琳達2024
-
10.0 倫敦最壞的男人
-
8.0 媚態觀音
1992 劇情簡介:大足石刻始於晚唐,盛於兩宋,迄於明、清,雕像有五萬餘尊,內容以佛教雕刻為主,並有道教和儒家雕像。它分布於四十多處,但數寶頂山和北山兩處的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這裏自一九八一年對外開放以來,中外遊客已不下於二百多萬人次了。 在大足石刻北山數珠手觀音石像,她身高不過三尺,頭戴寶冠,腳踏蓮花,體態輕盈仿佛隨風欲動,眼角嘴角含顰欲笑而又略略帶羞。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關於這一尊石刻,有一個非常美麗的的故事,讓後世為之動情。 據說,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數珠手觀音的女神像。可他設計了許多小樣,都感到不滿意。一天傍晚,他收工回來,悶悶不樂地坐到小溪邊洗腳,忽然身後傳來一陣少女的笑聲:“瞧您的褲角都濕了。”他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十三四歲的牧羊小姑娘。小姑娘見老石匠不無謝意地瞧著自己,不由得抿嘴含羞一笑。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嫵媚的樣子,一下子激發了老石匠的靈感。老石匠忘卻了勞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態將這尊人情味極濃的女神石像一氣嗬成。 按佛教經文定名,這一石像應叫數珠手觀音,但她一問世,立時名振北山,後人傾羨她的美貌,便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媚態觀音”。聽說不久前,有位舞蹈演員要學她的姿態,可不是過於“媚態”,就是過於矜持,總學不象。可見古代石刻大師用心血雕塑的石像是多麽出神入化! 90年代初蔣勤勤拍的第一部戲就是《媚態觀音》,那時,她還是藝校的學生,第一次演戲舉手投足就很有天分。 -
4.0 春琴抄1976
1976 劇情簡介:大阪修道街藥商的女兒春琴(山口百惠 飾)生的美麗動人,但小時候因為眼疾而失明,卻在三弦琴上練就出一番造化,生性清高的她不願被人瞧不起,性格也愈發古怪起來。照顧她日常起居的是比她大四歲的仆人佐助(三浦友和 飾),伴隨著春琴的佐助對小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追隨春琴學習三弦的他和春琴的接觸與日俱增,逐漸心生愛意。二人的微妙關係,春琴卻不為承認,直到春琴因為意外被毀容。為了不讓春琴感到難過,佐助選擇了刺瞎自己的雙眼,這樣,留在他腦海裏的便是小姐永遠美貌的樣子。二人自此再沒有什麽間隙,永遠的生活在了一起…… 本片改編自穀崎潤一郎的同名小說。 -
4.0 47路巴士